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尤其是刚刚你给我再次治疗后,我觉得浑身舒泰,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现在醒来,感觉到神清气爽。道长,你的功夫可真神奇。”
说到这里,她用一双妙目凝视着陈华,忽然出其不意地问:“道长,你这么有本事,道行肯定很高。我想请问一下: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会不会还有意识?”
陈华楞了一下,反问:“你怎么忽然问这个问题?”
苏嘉瑶脸色一黯,说:“不瞒道长说:这一段时间,我每天都在思考生死的问题。对于死亡,我感到最可怕的是:在我死后那么漫长、那么无穷无尽的时间里,我该怎么度过?只要一想到自己在以后那么长的时间里,会毫无知觉和意识,也不知道自己会在哪里,我就感到毛骨悚然。所以,我宁愿相信有鬼魂、有阴曹地府、有天堂地狱,即使变成了鬼,那也是一种有知觉、有意识的存在,总比将来自己变得无影无踪要好很多。”
陈华知道她说这番话,其实是想来想自己寻求慰藉,于是仰头思考了一下,字斟句酌地说:“我们道家认为:人有三魂七魄。三魂分别为天魂、地魂、命魂;七魄分别是天冲魄、灵慧魄、气魄、力魄、中枢魄、精魄、英魄。人去世后,气魄消散,但三魂却还在:天魂归天路,到达天空;地魂徘徊于墓地之间;命魂则归地府,到达地狱,等候轮回转世。如果按我们道家的这个观点,人死后虽然肉体消失,但魂灵仍在,所以施主不必忧心。”
苏嘉瑶皱着眉头想了想,摇摇头说:“道长,魂灵之说,终属渺茫,这世间谁也没有过轮回转世的亲身体验,所以我觉得还是不可靠,也难以消除我心里对死亡的恐惧。”
随后,她仿佛又陷入一种沉思的状态,良久,才幽幽地说:“道长,我在得病之前,就最喜欢看《红楼梦》,总觉得自己与林黛玉有点像:生性敏感、喜欢读书、体弱多病。所以,每次看《红楼梦》,我都会引起强烈的共鸣。特别是里面有一些感叹人生无常、红颜薄命的诗句,我每次一读到,就会心绪灰暗,很久都难以平静下来。我想,我得肝癌,这种忧郁的心境,可能也是一个原因。”
陈华平时也最喜欢读《红楼梦》,所以一听她这番话,就猜到了引起她共鸣和伤感的那些诗句,便说:“施主,我虽然是方外之人,却也喜欢看《红楼梦》。我猜想,这里面引起你感慨的诗词,应该有以下几首:一是《葬花吟》,二是《好了歌》,三是甄士隐对《好了歌》的解读词,对不对?”
苏嘉瑶用惊讶的目光盯着陈华,很不解地问:“道长,你在道观修行,难道也看《红楼梦》这样的书?”
陈华笑道:“施主,我虽然在道观修行,平时却很喜欢读书,除了道家典籍,我还喜欢看古典小说,喜欢看西方哲学。很多哲学名家的书,比如叔本华、尼采、黑格尔、萨特的著作,我都仔细读过。我觉得:很多西方哲学家的思想和观点,其实与我们道家的观点是相通的。比如叔本华的生存空虚学说,就与我们道家强调的清静无为观点很是契合。”
说到这里,他见苏嘉瑶眼里渐渐露出了惊讶和佩服的神色,心里微微有点得意,又说:“其实,施主你只要读过叔本华的生存空虚学说,就不会对死亡感到那么恐惧了。”
“什么是生存空虚学说?道长,请你简单说一下这学说的内容,行吗?”
急于摆脱对死亡恐惧的苏嘉瑶,迫不及待地对陈华说。
陈华点点头,说:“按照叔本华的观点,你刚刚对我描述的害怕死后在漫长的时间内,无知无觉,没有意识,没有知觉,所以感到非常恐惧。在叔本华《论死亡》这篇著述中明确指出:你的这种恐惧,是所有动物都天生具备的。叔本华将这种恐惧,命名为‘对非存在的恐惧’——你理解‘非存在’这个概念吗?”
苏嘉瑶凝神思索一番,点点头说:“我懂了,‘非存在’就是我刚刚对你说的‘无知无觉,没有意识’,这确实是我最感到恐惧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