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德民说:
“还没有,你紧张什么?你这人真是,还不知道人家乐不乐意呢……”李德民还想往下说,就听到隔壁的房间有开门声,知道是女儿李嘉琪起来了,只好住口。接着,就听到脚步声去了卫生间。
李德民说:
“好了,不说了,睡吧。”说着,伸手按下了床头的开关……
第二天早晨,李德民刚从床上爬起来,妻子刘敏已经买好菜回来了。见李德民已经起来,正站在客厅里,刘敏就嘀咕起来:
“唉,又涨了,要这么涨下去,日子真没法过了。”
李德民随口问道:
“什么菜又涨了?”
刘敏说:
“什么都涨了,蒜子卖到10元一斤了,辣椒8元,冬瓜3元,黄瓜4元……”
李德民无语,默默地看着妻子唠唠叨叨进了厨房。李德民跟着进去,就见刘敏把几个塑料袋放到案板上,一件件往外掏:肉、鸡、鱼、辣椒、黄瓜、豆角等等,摆了一大堆。
李德民虽然难得买一次菜,不清楚行情变化。但这一时期媒体的聚集报道,加上妻子每天的嘀咕,还是让他感觉到:时下物价上涨的势头很猛,而且乱象丛生,百姓怨声很大。网上甚至出现了“豆你玩”、“蒜你狠”之类的新词。有专家预测,年底CTP破6已成定局。
但李德民认为,市场经济嘛,出现这类情况其实也正常,用不着大惊小怪。而且物价问题早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价格见顶回落,应该为时不远。
再说,在李德民看来,物价的快速上涨,其实也有百姓的消费观念问题。时下,什么东西越涨,老百姓反而集中抢购,不涨才怪。
就说自己的妻子吧,明明知道物价高,还大堆地买菜。买就买吧,可买了心里又极不平衡,唠叨没完,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添堵吗?其实,现在物资这么丰富,又不是所有吃的东西都在涨,完全可以找到替代品。有些菜,也并不是天天非吃不可,中国人现在营养过剩呢!买的人少了,物价能涨到哪里去?
但这些道理,李德民对妻子说过多次,刘敏却依然故我。见妻子没完没了地唠叨,李德民烦躁起来,对刘敏吼了一句:
“你还有完没完,就喜欢哭穷,嫌菜贵就少买点嘛。你要没法活了,别人不早就饿死了?真是的,乱弹琴!”
刘敏颇感委屈,高声嚷了起来:
“李德民,我哭穷,就你那点工资,神气什么?你去看看别人,哪一个不比你会捞钱?别人送点东西,就你怕烫手,装什么清高?”
李德民说:
“我装什么清高?我只是图睡觉踏实。嫌我穷,你当初怎么不把眼睛睁大点。”
这话说得过火了,刘敏急道:
“李德民,你把话说清楚,我什么时候嫌你穷了?你是不是在外面有了年轻的女人,想故意找事,嫌我碍眼?”
两人正争吵着,李德民的父母进来了。父亲一进门,就说:
“又吵什么呢,不嫌丢人?!”一句话,顿时让李德民和刘敏住了嘴。
十多年来,李德民的父母都是跟自己一家生活,妻子从未有怨言,婆媳关系还算和睦,这一点,让李德民对妻子很是敬重。
父亲一进来,刘敏就找到了同盟军。一番诉说,父亲就站到了刘敏一边,开始猛烈抨击时局。由菜价说到物价,由物价说到社会上的种种负面现象,一一与计划经济时代比较,把现在的社会说得一无是处,而把曾经的过去,说得如同天堂一般,情绪越来越激动。
李德民无语地看着父亲,不敢与他争论,因为老爷子的性子烈,思想保守,又有高血压。但父亲的一席话,还是让他很是感慨。
李德民知道,老一辈人的情绪,并不是他们看不到时代的进步,看不到自身生活的改善,而是一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失落感造成的。如果现在让他们重新回到计划经济时代,或许没有几个人会真心愿意。
李德民曾经读过俄罗斯著名历史与文化研究专家闻一写的一本书,书名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俄罗斯》。书中有如此描述:
“目前在俄罗斯,一些以苏联来命名的咖啡馆,也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心态,在对过去的怀旧中,缠绵着一种对失去军事强国和霸主地位的遗憾和失落……对前苏联,既有怀旧之情,又不愿回去……”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老一辈人对现实的不满了。在他们的心中,也缠绵着一种对过去的政治、经济、人格地位的失落感。
李德民不想与父亲争辩,因为这种争论,常常是没有结果的,谁也说服不了谁,只会徒增烦恼。李德民时常有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往上,他与父亲尿不到一壶;往下,自己与女儿李嘉琪说不到一处。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观念。不同时代的人,在思想观念上,往往有很大的差别,而且根深蒂固。
李德民奈何不得妻子,不敢惹怒父亲,一口气憋在心里,便铁青着脸,一丢手进了卫生间,“哐”的一声关上了门。
接着,李德民就听到女儿李嘉琪在房间里嚷了起来:
“妈,爷爷,你们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就这一嚷,再没听到妻子和父亲发出声音。李德民偷偷地笑了,不由感慨:真是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