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高建国的双胞胎女儿 (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汉东省在夏国是属于富裕的省份,但在这个年代,夏国再富裕的省份,其实也没有那么的富裕。
穷人中间稍微找一个不穷的,那个不穷的其实也很穷。
比如,汉东省的金山县,就穷的荡气回肠。
就算是汉东省的首府京州市,也不只有相对繁华的城市地区,还有大量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这些落后地区的村民,有些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村子。
和这些从未走出过农村,完全不知道外面世界怎么样的人相比,现年55岁的高建国,是幸运的。
高建国走出过渔村,他18岁入伍,打过对三反击战,退伍后被分配在了兴华铁工厂。
兴华铁工厂是京州工程集团的前身之一。
10年前,当时京州市的市长赵立春借着改开的春风,整合了包括兴华铁工厂在内的省内外的多家机械制造工厂,成立了京州工程机械集团。
当时的京工是国内首家工程机械制造的大型集团国企,是夏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奠基者、开创者和引领者。
那几年,京工确实是风光无限,京工集团哪怕是在现在,也堪称国内工程机械制造的天花板。
京工集团既然这么优质,为什么突然就爆炸了呢?
这就不得不提政务院今年一直提的三角债。
在改开的大潮中,京工集团制造的机器根本不愁卖,不知道多少民企排队要买。
但京工集团却不能卖,京工作为一家特殊的国有企业,需要优先满足那些国企的订单。
然而,现在国企的效益很低,大部分国企都没钱,大部分国企靠借债度日,国家养着。
这样的企业,会有钱买机器?当然是赊账,但这样的企业,他会还钱吗?
而且,这些赊账的国企也有话说,他们制造的产品卖给下游的国企,同样也被欠债,赊账,我把这些账单给你京工集团抵债,你去催吧。
等京工去催了,神奇的发现,这些国企,居然是自己的债主,自己制造工程机械所买的原料也是赊账的。
这就很神奇了。
这些国企和国企之间,就形成了犹如三角关系一样的复杂债务关系。
你欠我的钱,他又欠你的钱,我又欠他的钱。
所以,到底谁欠谁的钱?
谁又先还谁的钱?
最后,这钱到底又到哪里去了?
这就是三角债,彼此之间互相拖欠,简直无解。
垃圾国企死有余辜,哭的是京工集团这样的优质国企。
1988年,京工成立那年,全国三角债总额才300亿,那时京工作为高端制造业企业当然风光。
赵市长也因为此升官成了赵副省长。
1991年,全国三角债总额飙升到了3000亿,京工开始困难。
到1995年,全国三角债总额达到了恐怖的5000亿。
1995年全国Gdp也才6万亿,相当于国家创造的财富有十分之一是虚的,拿不到钱,是欠条。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招商引资,外商的进入,国内国企眼界开阔了,看不上制造业的辛苦钱,都看上了金融的轻松钱。
“股票热”、“期货热”亦迅速兴起,许多公司贷款炒股、炒期货。
加之产品质量没有较大改善,在西方产品冲击下,一向贸易顺差的夏国,在1993年居然还出现了贸易逆差。
这直接导致了三角债的新一轮膨胀,并在1997年“金融风暴”下造成了严重的亏损。
现在是1998年,国企的三角债已经不能当做不存在,已经到了不解决就要拖累整个夏国原地爆炸的程度。
于是,有了政务院今年硬性制定下岗份额的壮士断腕。
必须下岗,不能拖了,该死的国企,都要去死!
1亿多的国企员工留在国企,创造不了价值,创造的全是欠条,还不如把他们扔到民营企业里去。
随着改开继续深化,世贸近在眼前,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国企冗员太多,民企缺少优质劳动力,这笔账很好算。
这也是赵立春书记敢喊出愿意养下岗员工三年的原因,很快这些下岗员工就会看不上赵立春书记给他们的那点小钱。
汉东省是改开最前沿,最不缺机会,最缺的是人。
关外三省的领导绝对不敢像赵立春书记这样喊出养下岗工人三年的承诺。
对关外三省来说,国企死了,三省也就死了。
但对汉东省来说,低效低质的国企死了,释放了几百万高素质的人才,汉东省的经济就活了。
哪怕像高建国这样的没有什么技能和文化的渔民,下岗后,日子过的似乎也不错。
李文昊被高建国请到他的家里去吃饭,高建国在感谢之余,也对李文昊说起了自己下岗后的事情。
“以前在公司上班,我一个月有500的工资,下岗后,我拿着公司给的补偿金回到村子收鱼,收完鱼和家人挑着收来的鱼去京州城里卖,我们家对京州熟悉,知道哪里人多,哪里生意好,把村里的鱼挑到城里,草鱼一斤能赚3块,花鲢,鲤鱼这些,一斤最少也能赚两块。”
“生意好的时候,我们一家六口,一天能赚500多,一天赚到的钱就是我一个月的工资。”
“你拉什么拉,小李经理难不成还会和我们抢生意不成?”
谈性正浓的高建国对旁边一直拉着他的老婆有些不满。
“小李经理是汉东政法大学的高材生,文曲星下凡,你眼中的金子,在小李经理眼里,就是牛粪,就你知道珍惜!”
“高哥,不至于。”
李文昊笑了笑,他是农村出身,这一幕太熟悉了。
高建国把他家赚钱的营生对他和盘托出,几乎等同于对他掏心掏肺了。
“小李经理,我,我就是一个妇道人家,什么都不懂,我也不是不让建国对您说这些,就是觉得建国吹的没边了。
什么一天赚到的钱等于上班的一个月,也不想想,村里的鱼总有越捕越少的时候,现在生意这么好做,不代表以后生意也好做。
不说村里人以后干这个,就说城里公司下岗的职工越来越多,以后的竞争肯定越来越大,我们卖鱼能赚个一年半载的大钱就烧高香了。”
高建国老婆说完这些有些不好意思,李文昊却很震惊,回过神来后,连忙赞道。
“高姐,您哪里什么都不懂啊,您比我们这些大学生都懂!”
李文昊说完,拿起酒就要敬她,听到李文昊这个文曲星这么夸她,高姐很高兴也很激动。
“小李经理,这些其实不是我想出来的,是我家大丫头想出来的。”
“哦?”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